联系我们
- 联系人 : 张经理
- 手机 : 13906191784
- 电话 : 0510-83587010
- 网址 : www.fsqllj.com
- 地址 : 无锡市玉祁工业园
产品中心
福建省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时间: 2024-10-21 19:25:36 | 作者: 产品中心
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能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编制和实施《福建省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福建把握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局,全方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本《纲要》的编制,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省委七届十次全会通过的《福建省委关于制定福建省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依据,主要阐述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是今后五年福建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人民为之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政府将通过制定实施年度计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努力保证“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
新世纪的头五年,是福建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随着“十五”计划的胜利完成,福建进入“十一五”新的发展时期,这是全方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明确了海峡西岸的概念和福建的定位,充足表现党中央对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成果的充分肯定,体现党中央对福建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地位和作用的格外的重视,是对福建发展的极大关心、支持和期望。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具有自身特点、自然集聚、独特优势的海峡西岸经济综合体。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于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在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福建后发优势,有利于形成服务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有利于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坚定了新时期福建发展的前进方向,极大地鼓舞全省人民的信心和斗志,指导我们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拓展新作为,实现新跨越。
“十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高举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突出发展,突出统筹,突出创新,突出为民,突出尽责,促进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目标任务。
1、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十五”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6%,200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648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8343元,折美元超过2000美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6.3%,达786.8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达431.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5%,累计完成投资8122亿元,2005年投资率比2000年提高了7个多百分点。
2、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取得新成效。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工业化步伐加快,服务业平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三次产业体系由2000年的17.0:43.3:39.7调整为2005年的12.7:48.6:38.7,其中第二产业比重提高5.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0%;城镇化率达47%,比2000年提高了5.5个百分点。
3、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相继建成福宁、漳诏、三福、漳龙、邵三等高速公路,新增高速公路865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1210公里,提前一年于2004年实现各设区市通高速公路目标,开工建设龙长、浦南、泉三高速公路和长乐机场高速一期;建成赣龙铁路,开辟第四条铁路出省通道,新增铁路159公里,铁路正线公里,开工建设温福、福厦铁路;港口吞吐能力超亿吨,新增3500万吨;电源电网建设得到加强,电力装机总量达1758万千瓦,新增发电能力714万千瓦,新增500千伏线、对外开放得到新拓展。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我省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不断拓展,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6%,出口结构逐步优化;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45亿美元,大型外资项目显著增加,利用外资质量显著提升;闽台合作逐步加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扩大到全省;闽港澳经贸关系更加紧密,闽港八大合作平台建设和闽澳四项合作全方面推进。5、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项目成果产业化取得新进展,科学技术进步综合评价位居全国第10位,区域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评价位居全国第9位,专利授权量居全国第8位。教育事业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实现新跨越,调整组建普通高校47所,高考录取率达70.9%,比2000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共121个;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1.4%,高于全国中等水准近10个百分点;推进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改造危房180万平方米;启动实施高校政府助学金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两免一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得到加强,基本建成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等其他社会事业发展也取得明显成效,社会保持安定稳定。
6、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果。生态省建设全面启动,“五江两溪”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行业环境整改治理得到加强,全方面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改革,建成投产一批城市污水、垃圾处理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城市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从全国的第18位、第6位上升到第10位和第4位,森林覆盖率达62.9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7、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体制环境进一步改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加快发展,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已形成。农村税费改革全方面推进,取消农业税及其附加和除烟叶外的所有农业特产税,建立订单售粮直补、良种补贴、最低收购价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机制。林权制度改革稳步实施,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取得新突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宏观调节体系逐步健全。
8 、城镇和乡村居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城镇和乡村居民收入持续不断的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300元和4440元,年均实际增长9.7%和5.1%;消费需求升级换代,旅游、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保持旺盛,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1%,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城镇、农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1.0%、46.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基本建立起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协同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十五”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是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抢抓机遇、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我省新一轮发展实践中,省委、省政府根据新的形势,立足新的实践,不断探索福建新一轮发展的思路,形成“四个推进”的指导思想、“四个基本”的目标任务和“四个关键”的工作要求,推出实施八项重要举措,全面构建九大支撑体系,全省上下呈现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这些都为“十一五”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从2000美元向3000美元跃升。发展经验表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00-3000美元的阶段,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业体系调整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时期,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等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新的环境和形势给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综合分析国内外环境和我省的基础条件,“十一五”我省既面临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1、面临的机遇。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转移加快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利于我省利用好“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广泛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快速推进产业升级和培育新兴起的产业。国内社会政治稳定,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加快,对外开放水准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有利于我省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转移,扩大了消费群体,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我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新经济增长点。随着海峡两岸关系新的变化,福建的对台地位作用更为凸显,两岸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正在加快拓展,国家更加重视和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我省在服务祖国统一大业中争取更大作为。“十五”计划目标任务胜利完成,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有效改善,为“十一五”发展打下坚实物质基础。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思路不断完善,全省上下谋发展、求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有利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凝聚全省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2、面临的挑战。在看到加快发展重要战略机遇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增长将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由粗放向集约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由基本建立走向不断完善,社会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在这战略转型期间,我们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我省经济实力还不雄厚,受国际贸易壁垒、国际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抗风险的能力不强,加快发展面临较大压力;资源短缺日益突出,环境压力加大,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消除,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支撑能力不强,持续发展受到较大制约;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依然艰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面对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发展环境,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以应对风险的气势、攻坚克难的精神、谋求发展的意识、服务大局的合力,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制定和组织实施“十一五”规划,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国民经济加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力求发展有更大作为、人民福祉有更大改善,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一五”期间,我省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紧紧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按照“四个推进”、“四个基本”、“四个关键”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把福建建设成为促进祖国统一的前沿平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创新型省份,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1、坚持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投资持续健康增长,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2、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3、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不断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4、坚持统筹协调发展。深化实施项目带动,着力构建九大支撑体系,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整体发展意识,实现区域功能互补、联动发展。
5、坚持服务祖国统一大业。依托“五缘”,推进“六求”,建立长期稳定的闽台合作机制,推动海峡两岸区域经济融合互动,密切闽台各项交流和人员往来,增强台湾民众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为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6、坚持构建和谐社会。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以发展求和谐,以为民求和谐,以风正求和谐,以民主法治求和谐,以提高执政能力求和谐。加快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7、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以改革增活力,以开放促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密切闽台港澳侨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分工,逐步的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8、坚持为民惠民利民。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积极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过“十一五”奋斗,经济社会全面繁荣新成就进一步展现,开放型经济新格局进一步确立,统筹协调发展新局面进一步拓展,到2010年海峡西岸经济区九大支撑体系基本形成,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培植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增强;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利用外资的质量继续提高;闽台合作实现新突破,区域经济联系进一步扩大;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地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就业总量持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继续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条件显著改善;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体系进一步完善,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具体指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力争更快更好,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2008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8000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9:51:4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5%;城镇化率52%。
——财政收入增长保持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相适应,财政总收入超过1200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超过700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左右。 ——年均实际利用外资50亿美元以上(可比口径),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2%。 ——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基数内;城市(含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均达60%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下,总人口控制在3678万人以内(不含流动人口);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9年。 ——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300万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4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50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所有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80%。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
规划指标的属性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凝聚了全省人民意愿的战略意图,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其中的量化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 ▲预期性指标是政府希望的发展方向,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要通过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财政、货币、产业、投资和价格等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政府意志的指标,是省级人民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利益领域对地方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和谐平安、服务全局”的基本态势,按照“准确定位、主动融入,整合优势、合理布局,外延拓展、内涵深化,互动联动、统筹协调”的基本格局,发挥区域优势,完善整体功能,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发挥福州省会中心城市的重心作用,增强服务全省的带头示范效应;发挥厦门经济特区的龙头作用,增强先行先试的辐射带动效应;发挥泉州充满活力的创业型城市的支撑作用,增强经济快速发展的拓展效应。以福州、三明、莆田、南平、宁德的发展壮大闽东北一翼,以厦门、漳州、泉州、龙岩的发展壮大闽西南一翼,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紧密对接、联动发展。加强两岸三地联系,促进闽台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闽港、闽澳经济的紧密合作,进一步形成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区域。依托大型港湾,壮大临海产业集群,推动以港兴城,发展新型港口工业城市;依托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加强与周边省份和内陆地区的经济联系,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培育重要经济增长极,促进海峡西岸城市群加快崛起。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和祖国统一大业。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制定和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协调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推进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与条件,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品牌农产品,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建立和完善产加销一体化的高效产业体系,建立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积极推广新型农机具,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到2010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其中畜牧、园艺、林产和水产四大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
1、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继续实施“良种工程”,以增强粮食的品种储备、技术储备能力为重点,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加快培育综合性状好、能够被市场认可的粮食新品种,重点扶持国家级原种基地、省级以上优良品种的繁育与推广、高校及科研单位良种开发项目、区域性重要农产品的更新换代及繁育推广、县级以上国家良种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县建设,努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增强粮食储备能力,提高粮食加工能力。“十一五”时期,口粮储备保持在150万吨,力争粮食自给率保持在50%,确保500万亩粮食应急用种量储备。
2、建设三大特色产业带。走农业产业化、特色化、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发展道路,重点建设闽东南高优农业、沿海蓝色农业、闽西北绿色农业三大特色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发挥该区域地处南亚热带、自然条件好、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等优势,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节水农业,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的现代农业,发展外向型农业。到2010年,基本形成主导产业突出、高科技农业快速发展、设施农业发达、农产品加工体系健全、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高优农业产业带,建成一批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和农产品出口基地。沿海蓝色农业产业带。以环闽东、闽中、闽南三大渔场近岸海域为依托,按照主攻养殖、发展远洋、深化加工、拓展第三产业的要求,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渔业生产加工区,培育壮大现代海洋渔业经济体系。到2010年,基本形成功能分工明确、特色鲜明、优势显著的海洋渔业区域发展格局,培育3-4个海洋渔业经济总产出100亿元以上、8-10个海洋渔业经济总产出50亿元以上的海洋渔业经济强县(市、区)。
闽西北绿色农业产业带。大力发展生态型畜牧业和林、竹、蔬、果、茶、菌等绿色产品和优势产业,建设一批标准较高的绿色食品基地,培育壮大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龙头企业,促进优质商品粮、林产业、特色畜禽、园艺产业和生态旅游协调发展。到2010年,基本建成生态环境优美、农业特色突出的绿色农业产业带,成为全省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生产基地。
3、培植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强化品牌意识,扶持与保护优势特色农产品,推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扩大名牌产品的影响力,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大力推广立体循环种养模式,不断壮大畜牧业、园艺业、林产业、水产业,积极发展水产品、畜禽、笋竹、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烟草、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
畜牧业。改进畜牧饲养方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大力实施畜禽良种、畜产品深加工和动物保护工程,重点建设畜禽原种场、畜禽资源保护场及国家水禽品种资源基因库、省种畜禽拍卖场、种畜禽测定与遗传评估中心、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生物安全实验室、出口基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等项目,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依托畜禽主产区,建设一批富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园艺业。突出发展高品质、有规模、有特色、有品牌、有效益的茶果、花卉、蔬菜、食用菌、绿化苗等园艺产品,抓住园艺作物种苗繁育和提高园艺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环节,建设一批省级园艺作物种苗繁育基地和一批以优质水果、茶叶和蔬菜出口为代表的优势特色园艺生产基地,进一步培育壮大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闽东绿茶、平和白芽奇兰等知名茶叶品牌。大力推广结构调整及配套技术、营养诊断与配方施肥技术、产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
林产业。着力推进生态保护、资源培育、产业发展,逐渐完备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加快发展现代林业。组织实施林业“三五工程”建设,即:建设生态公益林、沿海防护林、生物多样性、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森林灾害防治等五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丰产竹林、速生丰产林、珍贵树种和名特优经济林、种苗和花卉、森林食品和药材等五大林业基地工程;培育壮大制浆造纸业、林产化工业、人造板工业、木竹制品工业、森林旅游业等五大林业支柱产业。
水产业。突出抓好水产养殖、远洋渔业、水产品精深加工,着力培育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科经教相结合的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和渔用饲料等产业链。在水产养殖上,重点拓展湾外浅海和大水面养殖,形成一批优势区域水产品养殖基地,大力发展设施渔业、生态渔业和观光渔业,推广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模式。在远洋渔业上,重点发展大洋性远洋渔业生产,建设福州马尾、厦门东渡、泉州石狮、漳州东山、宁德三沙等远洋渔业基地。在水产精深加工业上,建设一批水产品加工示范区,培植一批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
4、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推动一批现代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技术含量高的食品生产和深加工产业集群。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龙头企业实施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带动作用大、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示范项目。“十一五”时期,每个主要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形成3-5个有较大规模的产业集聚区或示范区,拥有3-5家年产值超亿元或超10亿元以上具有明显区域带动作用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培育3-5个在全国甚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品牌。
5、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积极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缓释氮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技术,大力开发和鼓励更多使用低污染、无污染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大力推行农产品出口基地备案制度,推广良好农业规范。完善检验检测手段,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健全农产品准入机制,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开展重要农产品质量认证,实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标识制度,重点建设省农产品质检中心二期工程和四级质检机构网络工程,建成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财政支出主要支持农村的规定,加大社会公共产品向农村倾斜的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差距,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
1、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巩固提高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对所有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实施农村教师培训计划,鼓励城市各单位智力支农,实行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交流制度。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建立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新型合作医疗补助制度。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场所建设,发展农村通信,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鼓励城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机构和人员到农村开展服务。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电通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城乡衔接,促进城乡产业融合、资源共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实现全省建制村通自来水。继续实施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基本实现所有乡镇通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目标。加快实施农村渡改桥工程,抓紧对农村危桥和灾害路段的改造。推进农村公路通班车工程,配套车站设施建设。在闽西北、闽东苏区、老区和经济欠发达县率先开展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建设,大力推广普及农村沼气,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2、建设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完善农副产品营销服务、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动植物病虫害防控服务和农业生产资料服务等五大体系。整合农村社会化服务资源,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把农村社会化服务中的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发展道路。加大农村市场建设的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营销体系,培育发展专业性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扩大和规范订单农业。整合农村商业资源,加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改造提升农村传统集贸市场,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逐步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消费。积极扶持发展产业协会、技术协会、营销协会等新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和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统一技术标准的信息网络支撑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三农”服务网,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把信息及时送到涉农企业和广大农民手中。因地制宜建立与当地农业配套的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为农业育种、种(养)植、病虫害防治、加工、市场等提供信息服务。
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整合各级政府财政支农资金,以政府投资补助为引导,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托,以加强组织动员为纽带,以加快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逐步建立有效保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10年实现全省初级水利化,全省农业用水保证率达到75-90%,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0万亩,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50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100万亩。 1、改善农村水利设施。继续实施“六千”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初级水利化县建设,认真抓好农业尤其是粮食主产区的水毁水利工程修复、田间排灌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等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为重点,完善农田灌排体系,推广和普及喷、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标准化渠道建设,搞好渠道防渗,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广管道输水。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水利设施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建立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水利设施投工投劳,鼓励民间资金投资兴建小型水库、小山塘、山地蓄水池等山地水利工程项目。加大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力度,搞好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做好中心小城镇堤防加固和河道清淤清障。
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组织开展粮食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重点产区的基本农田标准化建设,提高示范带动引导效应。以商品粮基地县为重点,加大土地治理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中低产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年十万亩旱片整治工程,推进百个重点旱片整治,提高建设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比例。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大力实施沃土培肥工程、耕地修复工程和防治耕地环境污染工程,推进土地开发整理,重点抓好农田整理、农村废弃宅基地整理和土地复垦工程。科学规划,合理稳妥推进围垦工程建设,重点建设泉州外走马埭、福清东壁岛、莆田澄峰、霞浦福宁湾、漳州古雷等围垦工程项目。
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工业推动、城市带动,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高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和非农就业比重,拓宽农民非农收入渠道和来源,建立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快农民致富步伐,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1、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积极引导扶持农村立足当地优势,重点发展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科技应用型工业企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引导农村集体企业改制成股份制和股份合作等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加快发展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企业等民营经济。大力推进农业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扩大农业利用外资规模,增加农产品出口。
2、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积极引导和多渠道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改善农民进城务工创业环境,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市场就业新机制,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加大力度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大规模开展以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民的科技致富、市场竞争和自主发展能力。
搞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强化规划约束力,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着力解决乡村建设的杂、乱、脏、散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乡村建设管理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建制村重组整合,撤并分散的自然村,改造空心村,建设中心村,实现人口、产业、资源要素集聚和基础设施共享,形成社区化管理和服务新格局。加强宅基地规划管理,大力节约建设用地,分期分批推进村庄整理,拆违房、拆空房、整旧房、建新房,整治村容村貌。积极推进农村样板房建设,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开展“农村小康环保行动”,继续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示范工程,做到垃圾等废弃物集中处置,生产和生活污水规范化排放,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加大“一池三改”推广力度,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有机肥项目,促进农村家居环境清洁化、家庭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不断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
专栏五:新农村建设相关名词解释▲“五江两溪”: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敖江、木兰溪、交溪(赛江)。 ▲农村路网“年万里”工程:到2010年建设四万多公里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确保全省每个建制村有一条硬化公路通往乡镇或主要干线; ▲水利“六千”工程:千万农民饮水工程、千万亩节水工程、千万方山地水利工程、千座水库保安工程、千公里河道清水工程、千万亩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到2010年基本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从2005年开始,力争用三年时间,在全省广大乡村培育“农家店”,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实施农村计划生育贡献奖励制度,对只生一个女孩且符合再生育条件自愿放弃生育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农村居民夫妻,夫妻双方每个每月奖励30元,从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当月起发放,直至夫妻年满60周岁,转入享受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直至亡故为止。 ▲“一池三改”:推广沼气池和改圈、改厕、改厨。 六、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完善征地制度,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完善相应配套政策措施,落实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实行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度。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新增财力的使用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壮大乡村财力,逐步化解乡村两级债务,防止新债的发生,完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度。认真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完善工作,探索建立林权证抵押贷款机制,加快发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全林区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生态公益林管护与补偿机制。改革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体制。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健全“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工作制度。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切实把农村信用社改造成为农村社区服务的地方性金融企业,推广农村信用,建立支农贷款风险基金,探索建立农业保险制度。积极稳妥推进乡镇区划调整,加强农村基层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坚持发展与调整有机结合,在发展中推进调整,在调整中促进发展,加快转变经济稳步的增长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强化工业对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支撑作用;把发展服务业放在突出位置,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加快提升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壮大产业集群,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到2010年,基本形成主导产业、基础产业、新兴产业相互配套、分工协作、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结构,初步建成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海洋经济强省。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大对制造业的投资,提高制造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提高能够引导和促进产业壮大的项目在重点项目中的比重,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把福建建设成为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十一五”时期,全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0年达5000亿元以上。 1、壮大三大主导产业。重点扶持发展一批关联性大、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和骨干项目,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竞争力。“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信息、石化、机械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20%、18%和15%,到2010年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0%以上。
信息产业。加快建设国家级福厦沿海信息产业基地,努力实现我省从信息产业大省向信息产业强省的转变。以加强园区建设为载体,重点培育壮大福州(马尾)显示器件、福清显示器、厦门半导体照明、泉州微波通信、莆田液晶显示等五个国家级产业园区,加快发展漳州智能小家电、福州长乐光电子、三明将乐石英谐振器件等新兴产业园区。积极发展新型显示器及显示器件、计算机及网络产品、数字视听产品、移动通信产品、新型元器件等主导产品,拓展龙头产品产业链。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及测试产业,壮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加快推进等离子显示产品和液晶显示产品、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芯片、封装和应用产品、光通信产品、新一代网络交换机及路由器和片铝电解电容器等项目。
石化产业。重点建设湄洲湾和厦门海沧石化基地,推进石化中下游产品生产向周边区域辐射延伸,以石化中上游项目为依托,加快推进苯、碳四、碳五馏分利用、重油加工、催化裂解和聚烯烃后加工以及精细加工项目建设,延伸石化产业链。重点建设炼化一体化、厦门PX、石狮PTA等骨干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炼化一体化二期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
机械产业。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强化政策支持,大力发展汽车、修造船、飞机维修、工程机械、机电设备、环保设备等,提高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及环保技术等运用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提高设备国产化和本地化水平,振兴装备制造业。汽车工业要扩大和提升闽台合作规模和层次,加速与国内外大汽车集团的战略联合,重点推进东南汽车、厦门金龙客车和泉州、龙岩、永安卡车与特种车以及戴-克项目、厦门汽车城等项目建设,形成闽东南和闽西北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船舶工业要加快泉州船厂等项目建设步伐,推进民营修造船企业发展,将我省建成全国修造船基地之一。工程机械要着力提高制造技术水平及产品开发能力,加快工程机械、港口机械和纺织机械优势产品与配套产品的发展,建立较为完善的专业化协作配套体系,建成全国重要的工程机械生产基地。进一步做大厦门太古飞机维修基地,促进福州、宁德等电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提升有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着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传统制造业技术装备更新、工艺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培育国内外知名品牌,增强传统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
纺织服装鞋业。加强技术研发,注重发展高级面料,提高差别化、功能化、特种纤维的比例和印染后整理技术水平,积极开发生产时装、休闲装、针织服装和制鞋等产品,发展壮大已获得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的服装鞋业品牌企业,建立跟踪世界领先水平的质量测控中心和研发机构,形成集研发、设计、制造、贸易等为一体的我国纺织服装鞋业中心。重点建设一批纺织服装鞋业骨干项目和新兴纺织服装鞋业基地。
建材工业。鼓励发展日产2500吨及以上熟料新型干法水泥,加快淘汰立窑等落后工艺,重点建设福建水泥股份公司改扩建、将乐和漳平红狮水泥、永定国产实业水泥等项目。继续发展壮大具有区域特色的石材、建筑陶瓷和水暖器材等优势产业,着重提高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积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浮法玻璃及其深加工,重点建设福建电气硝子玻璃纤维等项目。冶金工业。合理开发省内矿产资源,积极利用省外和国外矿产资源,加快发展冶金高端产品。调整优化钢铁工业结构,积极推动省内骨干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和国内外大公司的合作,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优质钢铁产品。积极稳妥发展铜加工业,提高铜冶炼技术水平。推进铝、钨等有色金属行业向精深加工发展,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重点建设三钢中厚板、福建明光冷轧薄板带、马坑铁矿扩建及后加工、紫金矿业铜冶炼加工、厦门钨业制品深加工、瑞闽铝板带热连轧等项目,争取国家规划布点漳州特殊钢、宁德漳湾千万吨钢铁等骨干项目。
林产工业。大力推进林纸、林板一体化,充分发挥我省山地资源和气候条件优势,加快发展速生丰产林,建设一批原材料基地,鼓励省内造纸企业联合,支持发展低定量新闻纸、高档包装纸、特种纸、定向结构刨花板及木竹材深度加工等产品。重点推进临港大型林浆纸项目,建设南纸、青纸、邵武中竹等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和永安林业、大亚木业、福人木业等资源综合利用的一批木竹加工骨干项目,建成全国主要的林产加工基地。
食品工业。按照安全、营养、方便、多样的要求,大力发展以绿色及精深加工为特色的天然食品、方便食品、功能食品、休闲食品和果蔬饮料等,提高深加工水平,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知名品牌的食品工业龙头企业。
3、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福州、厦门2个国家级和莆田、泉州、漳州、三明、南平等5个省级高新区为载体,组织实施100项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培育150家产值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形成更多新增长点。“十一五”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30%。
集成电路产业。创造条件引进国内外知名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及测试企业,着力提高集成电路设计的能力和水平,适时引进封装测试、硅抛光片生产线及其他配套产品项目,壮大集成电路产业群,把我省建成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协作配套、人才培养的配套完善、产业链紧密的海峡西岸集成电路产业基地。重点建设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争取引进外资8英寸芯片及外延片等项目。
软件产业。以福州、厦门软件园为依托,以发展应用软件为基础,鼓励自主创新和新技术跟踪,加强与台湾软件产业合作,重点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应用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平台、产品智能化嵌入式软件、文化娱乐教育软件、网络安全软件及中间件。积极推动信息系统集成、信息内容提供、软件外包、咨询、维护等服务,推进Linux计算机操作系统在各行业的应用,集中力量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软件产品,培育若干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软件企业集团。
光电子产业。重点发展半导体光电集成器件、半导体激光器、光电子收发模块、光纤传感器、光有源无源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光通信、光存储、光输入输出和光电子应用产品,加快建设厦门半导体照明产业园和长乐光电子产业园。建设新型传感器、监视器、特种光学镜头和半导体芯片及封装等项目。
生物技术产业。重点培育优质、高产、抗逆的水稻、甘蔗等农作物以及林业、畜牧、水产新品种,发展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饲料和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疫苗、诊断试剂,发展基因工程药物、化学原料药、化学合成药、海洋药物、现代中药和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纯化,发展新型酶制剂、新型氨基酸等发酵工程产品。开发抗癌基因新药K-22、工具酶系列产品、重组戍型肝炎疫苗、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诊断试剂、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快速诊断试剂、现代医用诊疗设备、超级杂交稻品种选育、高优多抗糖能甘蔗等项目。
环保产业。加快龙岩、福州等环保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烟气脱硫除尘设备、机动车排气净化装置、畜禽粪便处理、养殖业水体净化及富营养化防治技术及产品、重点行业清洁生产以及环境自动监测仪器及系统,加快建设汽车尾气催化净化装置、烟气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装备等项目。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晶体、半导体材料等信息材料,化肥催化和光催化材料等特种功能材料,纳米粉体、纳米膜等纳米材料,铝、钨合金等高性能金属材料,特种陶瓷、稀土等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建设光电子硅材料、氨合成钌催化剂等项目。
4、全面增强产业集聚能力。以各类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和项目组团建设为载体,完善区域协作、科技研发、金融服务、品牌创建、市场营销、现代物流、行业协会等平台建设,加快产业集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培育形成特色鲜明、支撑有力的产业集群。以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和大型项目为依托,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一批战略型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产业竞争力。以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为抓手,发展纺织服装、鞋业及其他轻工业和建材、林产、冶金等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扩大制造规模,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新型产业基地发展,突出抓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培育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发挥产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为依托,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带动农村工业化发展。到2010年,全省形成6-8个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总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30个能参与国内产业分工并处领先地位、总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以及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总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
5、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着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形成一批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应用技术研发机构进入企业。围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一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围绕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整合科技优势资源,在若干产业领域努力形成一批核心技术。围绕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推广运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系统设计、研发、制造和成套能力。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机制、创业投资机制、人才汇集机制等三大创新机制,优化科学技术创新和创业环境。
6、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大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建设力度,着重从生产过程、企业管理、流通领域等三个方面提高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重点支持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应用嵌入式软件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先进控制技术、集散控制技术、柔性制造系统、模糊控制技术等;推广应用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各种先进实用的信息系统;支持企业完善电子商务的网络基础设施和各类应用系统的建设。重点支持区域性或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完善应用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信用与安全体系建设。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企业信用信息采集、汇总和信息系统建设。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应用服务平台和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等建设。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深化改革、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市场,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打破垄断,放宽准入,建立健全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加快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充实完善生活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的比重。“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到2010年突破4000亿元,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38%以上。 1、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统筹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化物流园区,扶持培育一批大中型综合性现代物流中心,加快建设粮食、医药、成品油、农资和林产品等现代专业物流配送网络。在产业集群特征明显的工业园区、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优势突出的地区,扶持建设一批主要原材料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专业物流配送中心。改造和整合工业、商业、运输、物资、仓储等企业的闲置厂房、仓库、设备、设施等,加快传统物流企业转型,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业务整合,发展一批大型化、社会化、专业化物流企业,推动有条件的运输、仓储和代理等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在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设立保税物流中心、出口监管仓库或保税仓库。推进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到2010年,全社会物流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到17%。 2、改造传统服务业。引进先进理念、先进组织管理方式及先进适用的技术与标准,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推进商贸、餐饮、交通运输、邮政等传统服务业的改组改造,全面提高我省传统服务业的组织化、现代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建立多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套的快速客货运系统,提升城际和城乡公共运输水平。大力发展商贸、餐饮连锁便利店、连锁专业店和专卖店,稳妥发展大型连锁综合超市和仓储式商店。鼓励发展特许经营,支持特色突出、具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老字号企业发展特许经营网络。鼓励建设和提升改造一批农产品、工业产成品和生产资料交易市场,重点支持与产业集群发展相配套的专业市场的建设与改造,扩大交易规模和辐射范围。鼓励城市农贸市场进行生鲜超市化改造。
3、加快发展旅游经济。充分发挥我省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对台旅游区位优势,突出“海峡旅游”主题,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实施旅游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旅行社等大中型骨干旅游企业的培育和建设,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延伸旅游产业链,壮大旅游产业经济,建设并形成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海峡西岸旅游区。统筹开发建设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四大旅游产业集群,即以武夷山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泰宁世界地质公园、茫荡山—延平湖、将乐玉华洞、永安桃源洞及邵武和平古镇等旅游景点景区为重点,打造以武夷山为中心的闽北旅游产业集群;以福州昙石山文化遗址、三坊七巷、船政文化、莆田妈祖文化、九鲤湖、宁德白水洋、畲族风情、太姥山、三都澳等旅游景点景区为重点,打造以福州为中心的闽东旅游产业集群;以厦门鼓浪屿、香山国际游艇码头、泉州海丝文化、崇武旅游度假区、漳州滨海火山、赵家堡、花博园、东山旅游度假区等景点景区为重点,打造闽南旅游产业集群;以冠豸山、古田会址、长汀历史文化名城、福建土楼等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旅游等景点景区为重点,打造以龙岩为中心的闽西旅游产业集群。实施旅游精品战略,重点开发滨海、生态、红色、文化等旅游产品,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吸引力、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加强旅游区域协作,加大旅游市场促销力度,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市场格局。到2010年,实现旅游收入与接待人数双倍增,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1亿人次,旅游产业总收入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0%以上。
4、促进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和引导,扩大住房有效供给,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积极培育住房有效需求。调整房地产开发投资结构,调整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加大中低价位、中小户型的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加快建立完善适合中等收入家庭的普通住房、适合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住房、适合低收入家庭的廉租住房、适合外来务工人员的出租公寓的住房和适合高收入家庭的高档住房供应体系和住房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切实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积极发展房地产二级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规范房地产中介服务,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提高物业管理水平。进一步发展壮大建筑业,培育若干竞争力强的建筑骨干企业,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发展建筑标准件,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完善工程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监管机制,规范建筑市场。到2010年,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平方米。
5、积极发展金融保险。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积极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加快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大力推进金融创新。积极引进省外及境外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到我省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发展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发展证券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培育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积极推进商业票据、债券、外汇、基金等各类金融市场的发展,稳步培育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和产权市场。拓展各种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存款保险和特殊风险保险等保险新业务,创新保险营销方式,适时开展国内外联保,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保险服务体系。
6、积极发展社区服务。把社区服务业网点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合理布局建设便民利民社区服务业网点,整合、改造现有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创新社区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设规模较大、信息化水平较高、市场化运作的综合性社区服务机构